一、指導思想
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,全面貫徹十九大、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,把握新發展階段,貫徹新發展理念,融入新發展格局,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,圍繞“12345”戰略規劃、“1588”經營目標,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,質量效益為主要目標,鞏固能源電力優勢主業,做強基礎設施、石油化工、生態環保等業務,持續推進體制機制優化、發展方式轉變,精益運營管理、重大風險防控、黨建質量提升和核心能力建設,為著力打造具有“FEPCO+”全產業鏈服務能力的國內外知名綜合工程服務商而努力奮斗。
二、戰略定位
寧夏自治區建筑行業龍頭企業,山東電建全產業鏈業務支柱企業,中國電建石油化工、JR業務領先企業,全國能源電力綜合服務知名企業,國家“一帶一路”建設重要參與企業。
三、總體戰略
“12345”戰略,即一項方針、兩大產業、三大目標、四項業務、五大舉措。
一項方針:以“創新創效,高質發展”為引領,統籌國內、國際兩個市場,圍繞能源電力、基礎設施、石油化工、生態環保四大業務領域,聚焦工程服務和運營維護兩大產業,打造具有“FEPCO+”全產業鏈服務能力的國內外知名綜合工程服務商。
兩大產業:工程服務、投資運營
持續做強做大工程建設產業,努力提升從規劃到運營“FEPCO+”全產業鏈服務能力,為客戶提供一攬子工程服務。抓緊“碳達峰、碳中和”政策機遇,探索開展新能源投資運營業務,為公司持續健康發展創造穩定收入來源。
三大戰略目標:
一是員工平均年收入較“十三五”期間翻一番,充分享受企業改革發展紅利。
二是持有300~500MW規模的新能源資源,使公司成為具有高效工程服務能力,擁有一定運營資產、現金流和固定利潤的綜合性企業。
三是設立銀川、西安雙總部,利用國家西部大開發戰略及西部中心城市的政策優勢,創造條件,分步實施西安總部建設,使公司發展、員工生活發生根本性改善。
四大業務領域:
能源電力、基礎設施、石油化工、生態環保。
積極優化業務結構,大力開拓以能源電力為核心,基礎設施、生態環保并舉,石油化工為特色,各有側重、相互支持的多元化、差異化市場業務。
五大戰略舉措:
“十四五”期間,公司以多元發展、國際突破、創新驅動、人才強企和文化賦能為抓手,適應新常態,開創新局面,確保企業行穩致遠,健康發展。
多元發展戰略:努力實現公司由能源電力為主,向基礎設施、石油化工、節能環保等非電業務拓展;由施工為主,向規劃、融資、建設、運營、維護一體化服務升級,不斷豐富業務內涵,延伸服務產業鏈,實現公司業務和經營模式多元化、差異化發展。
國際突破戰略:發揮自治區“一帶一路”戰略支點和阿拉伯文化優勢,借助SEPCO 品牌和其他合作伙伴,充分發揮新能源核心業務領域特長,借船出海,鞏固現有市場,逐步拓展中西亞等新區域市場,以點帶面,重點突破。倒逼公司在思想意識、制度體系、內部流程、資源配置、薪酬待遇、職務晉升等方面向國際化轉變,實現公司國際業務的新突破,2025年國際業務收入占比超過20%。
創新驅動戰略:以創新發展為驅動,緊跟時代風向標,與時俱進,以變求新,推進企業商業模式創新、體制機制創新、管理方式創新、隊伍建設創新、核心技術創新和企業文化創新,加速企業知識積累、技術進步和員工素質的穩步提升,提高公司發展質量和效益,推進創新型企業建設。
人才強企戰略:圍繞公司戰略目標和業務布局,聚焦主業,深入推進人才強企戰略,以創新型、復合型、專業型人才為重點,以優化人力資源結構為關鍵,以深化人力資源體制機制改革為動力,吸引、培養、造就一批優秀人才,為公司戰略目標實現,提供堅實人才支撐和組織保障。
文化賦能戰略:企業文化是公司的靈魂,是戰略落地的重要舉措。堅持對內以問題為導向,對外以結果為導向的文化理念,通過繼承與創新,摒棄不利于公司發展的老思想、舊理念,創造符合新時代寧夏電建特色的文化體系,把公司建設成知規守矩、富有內涵、充滿朝氣的現代化學習型企業。
經營目標:力爭到“十四五”末,實現“1588”目標,即新簽合同150億元,營業收入80億元,利潤8000萬元。